内容摘要:绿色竹子品种繁多,广泛分布于亚洲、美洲及非洲等热带和亚热带地区,其中不乏一些观赏性极强或具有特殊用途的品种。1. 青皮竹:青皮竹(Phyllostachys viridis),又名绿竹,是一种常见的
1.金镶玉竹
竿高可达 9 米,径达 4 厘米。新竿为绿色,被白粉及稀疏的灰色短毛;老竿呈黄色,而在分枝一侧的节间沟槽为绿色,每节生枝叶处有一道碧绿色的浅沟,位置节节交错。适应性强,能在 - 20℃低温环境条件下生长,中国北京、江苏、浙江等地有栽培,主要供绿化观赏。
2.箬竹(天生矮小长不高的竹子)
呈灌木状或小灌木状,竿高约为 0.75-2 米,直径约 4-7.5 毫米,节间长约 25 厘米,最长者可达 32 厘米,节一般为圆筒形,通常为绿色。叶片呈长披针形,大者长达 40 厘米以上,宽超过 10 厘米,正面为有光亮的绿色,背面为灰绿色,散生着银色的短柔毛。
分布于中国东部和中部温带气候的低海拔至中海拔地区,海拔 300-1400 米左右。箬竹喜光耐半阴,喜湿稍耐旱,对土壤要求不严,适应性强,抗寒性较强。
3.紫竹
高 4-8 米,少数可达 10 米。幼年紫竹竿为绿色,一年生以后的竿逐渐先出现紫斑,最后全部变为紫黑色。每小枝 2-3 叶,叶片披针形,叶鞘初被毛后掉落,叶耳不显,叶舌背基被毛,叶片质薄。叶柄下基部被纤毛,叶表无毛有时具白色纵条纹。
在中国各地均有栽培。其抗寒性较强,能耐 - 20℃低温,喜酸性、黏性、肥沃多湿的土壤,耐水湿耐荫凉,不耐旱。
4.黄竹
竿高 8-15 米,直径 7-10 厘米,梢端略弯曲,基部第一至第三节环列气根;节间长 34-42 厘米,幼时被白粉;竿环平;箨环强隆起;节内长 8 毫米;主枝 3 枝,其余枝条较细,在竿上部者可下垂。
黄竹喜温暖湿润气候,耐寒性较差,对土壤要求不严,以肥沃、湿润、排水良好的土壤为宜。在中国产于云南东南部至西南部,四川可能已栽培。
5.绿竹
竿高 6-12 米,直径 3-9 厘米,竿壁较为厚实,幼时被白粉,粉退去后呈绿色或暗绿色,节间圆筒形,长 20-35 厘米,通常邻近的节间稍作 “之” 字形曲折;分枝习性较高,常在竿第 7 节以上始发枝,竿每节计有 3 主枝和若干较细小的枝条。
自然分布区为中亚热带南部,南亚热带的北部和中部。主要分布于印度,缅甸,孟加拉国,泰国,马来西亚和中国等国家。在中国广布于浙江南部、福建、台湾、海南、广西、香港、广东等省区。
6.早园竹
竿高 6 米,粗 3-4 厘米,幼竿绿色(基部数节间常为暗紫带绿色)被以渐变厚的白粉,光滑无毛;中部节间长约 20 厘米,壁厚 4 毫米;竿环微隆起与箨环同高。
早园竹喜温暖湿润气候,耐寒性较强,能耐短期 - 20℃的低温。对土壤要求不严,分布于中国河南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贵州、广西、湖北等省区。
7.刚竹
竿高 10-15 米,直径 8-10 厘米,幼时无毛,微被白粉,绿色,成长的竿呈绿色或黄绿色,在 10 倍放大镜下可见猪皮状小凹穴或白色晶体状小点;中部节间长 20-45 厘米,壁厚约 5 毫米;竿环在较粗大的竿中于不分枝的各节上不明显;箨环微隆起。
刚竹抗性强,适应酸性土至中性土,但在碱性土及含盐量 0.1% 的轻盐土中亦能生长,能耐 - 18℃的低温。分布于中国黄河流域至长江流域各地。
8.耐寒竹
耐寒竹的形态特征因品种而异。耐寒竹具有较强的耐寒性,能够在较低的温度下生长。耐寒竹的分布范围较广,不同品种的耐寒竹分布在不同的地区。耐寒竹的经济价值因品种而异,一些耐寒竹可用于观赏、建筑、造纸等领域。
9.青竹
竿高一般在 8 米左右,直径 2-5 厘米。竹竿颜色翠绿,竹节较为明显,节间长度中等。叶片细长,呈狭披针形,颜色深绿且富有光泽。
适应性较强,在我国南方地区分布广泛。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,对土壤要求不算严格,是一种常见的绿化竹种,也可用于制作竹制品。
10.罗汉竹
罗汉竹的竹竿形状较为奇特,基部竹节短而膨大,呈瓶状或佛肚状,从基部到顶部逐渐变细。叶片较小,呈披针形,颜色翠绿。
性喜温暖湿润的环境,耐寒性相对较弱。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地区有栽培,常用于庭院、公园等场所的观赏造景,因其独特的外形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。